河南省偏振感知與智能信號處理國際聯合實驗室面向國際科技發展前沿,立足國家及河南省新興戰略需求,聚焦基礎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研究工作,凝聚國際和我省科研資源,打造國際化合作平臺和團隊,以偏振感知與智能信號處理領域關鍵問題和核心技術為目標,集中開展偏振感知理論、雷達電磁偏振感知系統、高性能數據挖掘系統研究,積極探索偏振感知與智能信號處理等方面的應用研究。主要開展以下
河南省偏振感知與智能信號處理國際聯合實驗室面向國際科技發展前沿,立足國家及河南省新興戰略需求,聚焦基礎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研究工作,凝聚國際和我省科研資源,打造國際化合作平臺和團隊,以偏振感知與智能信號處理領域關鍵問題和核心技術為目標,集中開展偏振感知理論、雷達電磁偏振感知系統、高性能數據挖掘系統研究,積極探索偏振感知與智能信號處理等方面的應用研究。主要開展以下4個方向的研究工作:(1)地物微波偏振感知理論模型構建;(2)微波電磁偏振感知雷達系統設計;(3)物聯網信息交換與處理技術;(3)基于云端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的數據挖掘技術。
實驗室現有中方成員31人,國際合作方6人;成員中有博士生導師4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7人,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專職管理人員2人,碩士生導師8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河南省科技創新杰出青年1人、河南省高??萍紕撔氯瞬?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6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5人、許昌市“英才計劃”3人,擁有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1個。
依托單位許昌學院計算機學科為學校重點學科,也是許昌學院首批碩士點培育學科,形成了智能感知與空間信息系統、物聯網與智能電網技術等學科方向;擁有河南省高校數字信號處理與電力通信工程技術中心、許昌市智能感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許昌市智能電磁感知重點實驗室、許昌學院智能電磁感知研究中心等學科平臺。實驗室總面積5000平米,大型科學儀器30余臺套,包括矢量網絡分析儀、信號分析儀、矢量信號發生器、混合信號示波器等,設備總值超過1500萬元。
與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多次邀請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美國西俄岡大學、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等高校知名學者到校交流訪問;先后派出杜根遠、平源、程菊明等實驗室骨干成員到美國、加拿大等國高校開展為期1年的學術交流和課題合作。
實驗室團隊成員近三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74篇,其中SCI收錄142篇,授權國際發明專利2項,國家發明專利13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出版專著14部,其中英文專著8部。與國外合作方合作發表SCI論文9篇,承擔國際合作課題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