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的開展2022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我院“同心筑,同心語”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團隊,積極發揮專業所長,緊扣推普實踐主題,重視前期的走訪調研,針對止方村的推普工作,了解村民的實際需求,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完成接地氣的推普工作。
助力鄉村文化傳播平臺,賦能鄉村教育
發揮實踐隊隊員們的專業特長,打造文化類、科普類、溝通類普通話“金喇叭”。當地村支部為我們提供了廣播站,為更好的向村民普及文化知識和科學常識,我們采用村民“聽得進、聽得懂、聽得美”廣播站宣講的方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及文化和科學知識的宣傳普及。
講解黨關于鄉村振興的各項方針政策,以村民熟知的人物、故事為切入點,拉進與村民之間的距離,提升村民的文化認同感,促進鄉村振興。
挖掘鄉村紅色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
雖天公不作美,連著幾天陰雨,但絲毫不影響我們走訪止方村,止方村背靠太行山,紅旗渠一干渠穿村而過,這座小村被紅色文化滋養著,短短幾天,我們就被這里的紅色精神所震撼,近年來,止方村積極發揚“紅旗渠精神”,其內涵為“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形成。紅旗渠動工于1960年,勤勞勇敢的30萬林州人民,苦戰10載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一雙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這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而今,我們來到止方村推廣普通話,使其“精神之渠”融入民眾的血液之中,從而更好地傳承“紅旗渠精神”,增強文化自信,使得紅旗渠精神,在新時代,這被更好地繼承與發揚,繼續照亮我們的奮進之路。
創新普及宣傳形式,青少年推普活動訓練營
活動以舞臺誦讀經典為載體,創新普及宣傳形式。隊員們利用專業所長創新開展“我是小小程序員”的活動,用代碼描繪新方圖,也為推普開辟了新方向。除此之外,我們所開展的國旗下宣講、齊誦紅色經典排演也取得一定成效。隊員們分工明確,認真完成普通話意義普及、計算機科普知識講解、講黨史團史以及互動環節的任務,傳承弘揚以語言文字為載體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同向同行。